English

第一目击者谈陈布雷自杀

2000-05-18 来源:光明日报 王舜祁 我有话说

蒋介石的幕僚长陈布雷,于1948年11月12日晚上服安眠药自杀身亡。此事有不少人撰文叙述,但均非见到自杀现场的第一当事人亲述,讹传甚多。

第一个目击者的回忆

那么,谁是陈布雷之死的第一个目击者呢?当时的真相又是什么样子呢?请听当年陈布雷的卫士、奉化人胡宏猷的口述:

1948年11月13日早晨8时左右,陈布雷的贴身勤务兵、慈溪老乡严尚友(50多岁,公馆里的人都叫他“老头”)慌慌张张闯进我的房间,气喘吁吁地说:“今天情况反常,主任(即陈布雷,因其任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,故公馆里均以此职务呼陈)迟迟未起,而且从不落栓的房门反插,我叫门不应,无法进入。”我一听来不及多问,立即快步上楼,推门、呼喊不应,当时年轻气盛,连踢三脚,房门应声而开。进入屋内,只见陈布雷已僵倒在床上,当时的形象仍历历在目:他的双手举起与头并齐,嘴巴张开,左脚伸直,右脚弯曲,上身穿着糙米色卫生衫,两肘有碗口大的洞(这是长期伏案写作磨破的,平时被外衣罩住,从未看到过),内裤裤管塞在袜子里面。床头柜上有4只盛安眠药的空瓶,地上两只竹壳热水瓶全部倒空,写字台上放着几份遗书,面上的一封是给蒋介石的,开头写着“介公总裁钧鉴”。这些遗书并非像有些人所云,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、皮包里、捏在手里等等。

那时候陈布雷的副官陶永标住在陈公馆马路对面的房子里还未上班,同住一起的还有两名司机。平时如有召唤,只要一按汽车喇叭,就可闻声而来。胡宏猷急急跑向车库,连续猛按喇叭,顷刻陶永标与司机飞也似地从马路对面窜过来,问胡宏猷“发生了什么急事?”胡说:主任已服安眠药自尽,快去总统府请医生。陶当即驰车而去。接着,住在附近的陈布雷秘书蒋君章也来了。胡宏猷交代现场后,即下楼至门外执行警卫任务。不一会儿,张治中带副官来见陈布雷,被胡拦住,张治中的中校副官说:要见陈主任。胡答:主任今天不见客。张治中亲自上前递上名片,又说:要见你们主任。胡还是拒绝,张和副官只好驱车回去。

陈布雷卫士胡宏猷其人

胡宏猷,浙江奉化堰镇人,1946年在奉化中学读书时,蒋介石来家乡招收子弟兵,应召经考试录取到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大队任卫士。1948年春,陈布雷原来的两名警卫奉调去台湾,胡宏猷和警卫大队的另一名卫士王权接替了他们的工作,到陈布雷官邸南京市湖南路508号担任警卫。胡宏猷对当时陈布雷官邸的人员记忆犹新,如数家珍。他说,陈公馆里共有14名工作人员,住在公馆里的有书记金省吾、收发何仲明、送信孟新洲、厨师冯厚德与李祥庆、勤务兵严尚友、勤工徐近良、警卫王权与胡宏猷;住在公馆附近的有秘书蒋君章、副官陶永标,以及两名司机,还有一名浙江萧山籍的大学毕业生,为陈布雷看报服务。其中严尚友是慈溪人,王权是嘉兴人,何仲明、徐近良、胡宏猷均是奉化人。

当天下午蒋介石、宋美龄亲临陈寓

经总统府医官陈广煜、熊丸检查,判断陈布雷系服过量安眠药致死,其心脏已于两小时前停止跳动。打了几针强心针,最后宣告回天乏术。下午,蒋介石、宋美龄亲临陈寓,胡宏猷目睹经过。他说,蒋介石于13日下午1时左右来到陈布雷自杀现场,站在陈布雷遗体面前,状极哀戚,当看了在场的陶希圣递上陈布雷致他的遗书后,双目流下了眼泪。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:“将布雷先生的遗体送往殡仪馆。”接着,宋美龄也来了。宋的情绪显得十分激动,下车时站立不稳,总统府警卫室主任石祖德中将急忙上前扶住,一直把她扶到楼上。她眼泪簌簌直流。当天下午约5时,按照蒋介石的吩咐,陈布雷的遗体被送到南京新街口“中国殡仪馆”,安放在第二个厅堂内。

陈布雷的灵柩运往杭州

陈布雷去世时,他的夫人王允默和七子二女都不在身边,随后,王允默从上海赶来,两个儿子从北京赶来,小女儿陈琏和丈夫袁永熙(当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)也来了。南京公祭后,陈布雷的灵柩被送往他的故乡浙江。胡宏猷在回忆送殡时的情况说:陈布雷的灵柩离开南京殡仪馆时,共有8辆车子。第一辆是红色警车,由南京首都警察厅长开道;第二辆是大卡车,前面打着蒋介石为陈布雷亲书的“当代完人”横幅,车中间有军乐队吹奏哀乐,周围放着花圈;第三辆是小车,后座是陈布雷的两个儿子,手捧陈的遗像,我坐在驾驶室旁边;第四辆是小车,坐的是手捧神位牌的陈布雷小女婿袁永熙,司机旁边是警卫王权;第五辆是大卡车,运载陈布雷的灵柩;第六辆小车上是陈布雷的小女儿陈琏和副官陶永标;最后两辆大客车坐着送殡的文武官员。运送陈布雷灵柩的队伍从新街口殡仪馆出发,未到挹江门,从岔路直驶下关的一个小站上火车。护送的除陈布雷亲属和服务人员以外,中央警卫团派了六名卫士保护,蒋介石特派总统府政务局长陈方负责随柩照应。火车经过镇江、无锡、苏州、上海等车站均有路祭。灵柩在杭州艮山门车站下车,在车站迎灵的有蒋经国和浙江省主席陈仪等高级官员。出站后,直驶杭州的四明公所。以后陈布雷埋骨于杭州风景秀丽的九溪。墓碑正中题“陈布雷先生墓”六个大字。这就是民国时期“一代文胆”的最后归宿处。

《世纪》2000年第4期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